媒體壟斷,真相看不見。<攝於11/29『反媒體巨獸 公平會再戰』記者會> |
大學時代,因為課堂作業而去採訪苦勞網,當時有位記者曾說:「當我們在一個抗爭現場採訪的時候,如果你站在警察這一邊,那麼你會看到許多暴民,然而,如果今天你是和群眾站在一起,你看見的會是鎮暴警察...」
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刻,因為那時的我對於遊行抗議的印象,多半來自主流媒體,我眼中只有暴民而沒有鎮暴警察。直到我真正參與過一次、兩次的遊行後,才發覺事實和媒體報導的新聞,有很大的出入。
我想,這也是此次反媒體巨獸行動的核心訴求之一。
我們不接受媒體壟斷,因為我們拒絕讓近一半的媒體從業人員(記者、編輯)在不能得罪老闆蔡衍明等人(註1)的情況下,統統站在同一邊,自我審查言論、選擇性報導,只報導對企業有利的新聞,而不報導老闆不喜歡的真相。
(註1)蔡衍明個人持有的台灣平面媒體,已約佔台灣市佔率46%之高。(參考自PNN新聞)
11/29凌晨,是個難忘的夜晚。就是這晚,南部學生們租了幾輛遊覽車一起搭夜車上台北,準備聲援早上『反媒體巨獸 公平會再戰』 的記者會。
那天爸爸回到家,聽到女兒要搭夜車上台北去參加遊行,不太高興地說著「為什麼要去做這種事呢?又沒錢賺?」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解釋起,父女倆的性格又同樣的固執,於是就沉默不語。
抵達台北和友人S吃早餐時,提到這件事,我們不約而同的認為,每次參加抗爭遊行時,都會有種兩個平行世界的感覺。當我們置身遊行的場合時,總覺得議題是很重要的、需要(或者也正是)被大眾關注的,然而當我們一踏出遊行的範圍,就好像演員跑錯錄影棚那樣,赫然發現外面的世界仍舊照著自己的步調轉,大部分的人還是在這不公平不公義的社會,安然或習慣的生活著。
難道我們能做的只有在臉書的小圈圈裡,和同質性高的朋友們,互相安慰取暖、憤世忌俗嗎?
十一月的台北雨不停,15度,卻仍有幾百人願意站出來,一整天在公平會前吹風淋雨,就為了向社會表示反對媒體壟斷的決心。
我見到那荒謬的對立場景,一排警察拿著盾牌守在立法院前,對著學生們手中的紙飛機;見識到社群網站的動員力,不過才po了兩三天的活動訊息,竟然也湊及了三台遊覽車的人數;一些本來不會在臉書上po公共議題訊息的朋友們,在聯合報事件後,也開始加入討論行列;不只在網路上討論串連,在清大擅自替陳為廷發表道歉聲明後,12/05清大師生近三百人聚在梅園聲援陳為廷。
這世界是多麼複雜,同時也充滿希望。
也許這兩個平行世界,並沒有那麼遠。
雨天也是要反媒體巨獸 |
民間團體到場支援 |
以行動劇反諷不公平的公平會 |
只怕睜開眼,還是看不見 |
事實上,正因為我們不願放棄打破差異的可能性,不願放棄追求一點點公平正義的可能性,才選擇站出來。
因為只要回顧歷史,就可以知道,我們現在所享有的言論自由,是前人用生命努力爭取來的,而且從解嚴算起,我們也不過自由了二十幾年而已。為了對這份自由盡一些力量,也為了未來的台灣小孩,能享有我們擁有的自由,實在無法忍氣吞聲,眼看財團以及顯而易見的中國勢力,再次奪走我們的言論自由。
那一天,跟著小魚和露珠爬上高樓頂端,數著這次有多少人來遊行,冷風吹著,我們的雙腳都快被嚇軟了,這時從大樓下方傳來美麗島的音樂,大家一起哼唱的歌聲傳了上來
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
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
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
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
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
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
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
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
還在上面的我們,跟著大家一起唱美麗島,忘記了害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