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旅行(一)

很久沒有這種感覺,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,
好像沙漏般分分秒秒清楚細數著,從未來流到過去,
然後快樂變成嘆息。
一夜又一夜過去,身體很睏,但就是捨不得闔上眼...




Day 1  一個人上路





















在睡眼惺忪中,背著行囊拉著巨大的黑色行李箱,往小港機場出發,由於前幾天都還在忙忙碌碌,處理工作的事,所以沒有多餘的力氣,去期待這次的旅行,連行李都是前一天下午亂亂整理好。

等到終於坐在飛機上,被許多中國口音的人包圍著,從天空上看著台灣綠油油的土地越來越遠,和雲層同高時,才有點真實感。一個人上路,有些不方便,什麼都回到零,自己去創造去解決,但同時也很自由,很容易交到新朋友。

在飛機上,坐我旁邊的兩位女孩,頭髮染得很金假睫毛好翹,有點台妹的樣子,看起來冷冷的,人卻好奇的不得了,聽見我是一個人旅行,便一直找我攀談,一會問我住哪去哪,一會教我港鐵怎麼搭一會幫我查資料,他們的熱情舒緩了我不少獨自旅行的緊張感。

一個小時半後,抵達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,看著港邊一棟棟的高樓大廈,高聳入天,廣闊的天,擁擠的城,有點像台灣,但又不太一樣。

心情有點緊張地,按著旅行團的指示,搭著機場巴士再轉港鐵,終於抵達目的地:香港中文大學。集合時,下了一點雨,同團的大家便撐著傘,在雨中一邊迷路著,一邊尋找宿舍的位置,因為年齡差不多,聊起天來一點隔閡也沒有,不理會行李有多重,或是越下越大的雨勢,還是興奮地邊走邊聊著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兩岸三地的旅行團,感覺特別深刻,團友們來自中國不同省份,還有香港和台灣的,雖然大家外表都是黑頭髮黃皮膚,但卻很不一樣,說話的語調不同,社會背景和腦袋中的歷史記憶也很不同。光是跟每個不同的人聊天,就能感到接受新刺激的快樂。下午周保松老師帶我們逛中大校園,在新亞書院、天人合一、和百萬大道等有故事的景點,拍了大合照。

晚上大家邊吃著buffet邊聊天,有人談北京的胡同保護行動、有人在做環境評論、有人講同志運動、有人關心抗戰老兵、有人來自遙遠的西藏、有人下個月要去美國唸書、有人...有人...

這些有人們,把我從前只在書本或電影上看過的名詞和概念,變成眼前聽得見摸的著的活生生的經歷。從來沒覺得自己離這些名詞這麼近過,彷彿只要我願意張開手,就能夠踩進去,真是太好了。

屋內的討論氣氛熱烈,屋外是一陣滂沱大雨,和一個沒有人的游泳池,在黑夜中閃著藍光,讓我看得直想跳進去游一游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Day2 我們必須同時有根,同時有翅膀

關於本土這件事,我開始有點概念,
是大學時讀了劉克襄的一首詩,叫做<革命青年>
那首詩寫一位家族內有過政治創傷、曾參與地下刊物、拒絕出國機會的青年人,終究在八十年代時變成了跨國公司的職員,並且存錢給兒子將來留學深造。
裡面有幾句話深深打動我:

我和同學印地下刊物
 發傳單。屢次被校方約談
 我也放棄出國。一切告訴我們
 沒有權利離開。難以理解的
 多桑一直跟我有著激烈的爭執

就是這幾句話,讓我開始產生本土的意識,重新思考出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自己對於台灣這塊土地還不夠了解,就要飛出去?是為了什麼?


大概是從那時,開始接觸一些做本土議題的人們,
像是Go Local的下鄉活動、反國光石化等等。我開始認為本土這件事應該是就找一個點,紮實地深耕地埋進去做,到是沒想過像這次這樣飛到異地,和一群各自在本土做事的人談本土。

但經過這次後,我覺得這的確是很長見識的,特別是香港這樣一個地方,和台灣有太多的相似點,我們都和中國有著難分難捨的關聯,以前是政治,現在是經濟。現在的台灣對於中國越來越開放,剛開始是陸生來台,接著是陸客,現在則是鋪天蓋地的陸資(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)。

香港比我們更早經歷這些,所以最近常有人說,今天的香港,是明天的台灣。在這樣的脈絡下,去了解香港經驗是很必要的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當我們去談本土時,其實也要想想是誰的本土,是原住民的本土?還是第二波進來的居民?還是現在的大多數居民?我們得去檢視自己所追求的是一個排他性的本土,或是開放性的本土?因為本土其實有歷史的脈絡,每個階段,每個地區所談到的本土都不盡相同。
本土的複雜性,需要被討論,需要被認知。

這幾堂課中,有很多對於本土的想法,
印象最深的便是陳冠中老師所說的:
這一代人應該做的是『我們必須同時有根,同時有翅膀。』
這個根指的是我們對它有感情的地方,可能超過一兩個,
而翅膀指的是,我們也得到處去看,去跟不同的人交往,
對不同的人友善。

這天開始接觸許多關於本土的理論,從行動的層面進行到思考層面,這不旦使我發現自己從前的感受能在學理中找到被應證的點,也讓我反思自己從前真的是想的太少。


在周老師家談道德與底線,喝世界上三大好喝的威士忌





















Day3 老香港走街 / 夜晚菸友團

這天是我真正走在香港街道上的第一天,去了深水埗的舊城區,據說是香港人民平均收入最低的一個區域,走在裡面感受舊公寓中穿插幾棟高樓大廈的差異感。雖然攤販賣的東西和叫賣方式和台灣的幾乎相同,但是相對來說,空間更加擁擠,生活步調更快。光是看著一個一個往外擴出的招牌,便可感受到一種,在人潮中想被看到的一種想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中餐在深水埗吃了粉麵和甜品後,又趕著下午的踩街行程。到獨立媒體聽了古蹟守護參與者的活動分享後,我們走在灣仔區裡,逛過一個又一個舊建築,像是和昌大押、藍屋、香港故事館等等。這樣的香港老老的舊舊的,別有一番風味,相較於台灣的觀光業講到香港都是買東西吃東西的印象,我更欣賞香港這種文化的一面。


這天晚上回到宿舍時,其實已經累翻,但想到難得不用工作,心情放開的不想早睡,天氣又好,於是有人建議去外面看星星,就這樣隨意地一個拉一個,一行人晚上不睡,在夜空之下,看著遠方的城市燈火,抽著萬寶路,隨意聊著,聽每個人的故事。聊到天空突然下起雨來,大夥才急忙跑回去就寢。

我的香港行也從這一天開始,變得有趣許多。


2 則留言: